1.9.2液壓馬達的選用原則與要點
(l)選擇原則與依據(jù) 由于液壓馬達實質上與有類似結構的液壓泵相同,所以選擇原則也相同。但液壓馬達與液壓泵在工作方面還是有諸多區(qū)別的(下表)。特別是考慮到液壓馬達的功用是將液壓能轉換為機械能而驅動負載旋轉,故輸出轉矩(包括啟動轉矩)和轉速就成為其選擇最重要的考慮因素。此外,選擇液壓馬達的依據(jù)或需考慮的問題還包括效率、低速穩(wěn)定性、壽命、速度調節(jié)比、噪聲以及外形與連接尺寸、重量、價格、貨源和使用維護的便利性等。
液壓泵與液壓馬達在工作方面的區(qū)別
序號 |
液壓泵 |
液壓馬達 |
1 |
提供壓力和流量,強調容積效率 |
產生轉矩驅動負載,強調機械效率 |
2 |
通常在相對恒定的高轉速條件下運轉 |
大部分馬達轉速范圍變化大,有的要求在很低的轉速下運轉 |
3 |
泵軸通常一個方向運轉,但液流方向及壓力有可能變化 |
液壓馬達大多要求正、反兩方向運轉,某些液壓馬達還要求能以泵的方式運轉(泵工況),以達到制動負載的目的 |
4 |
在大部分系統(tǒng)中是連續(xù)運轉的,工作液溫度的變化相對很小 |
按工況,運轉可能斷續(xù)進行,將會遭到頻繁的溫度沖擊 |
5 |
大部分液壓泵與原動機安裝在一起時,主軸不承受額外負載 |
許多液壓馬達直接裝在車輪內或者與帶輪、鏈輪或齒輪相連接時,有時主軸將承受較高的徑向負載 |
(2)結構類型的選擇液壓馬達的種類較多,特性不同,應針對具體用途及其工況,選擇合適的液壓馬達。各類液壓馬達適用工況及應用范圍參見表1-18。低速運轉工況可選低速馬達,也可以采用高速馬達加減速裝置。在兩種方案的選擇上,應根據(jù)結構及空間情況、設備成本、驅動轉矩是否合理等進行選擇。
(3)規(guī)格(排量)的選擇排量是液壓馬達的主要規(guī)格參數(shù),選擇的主要依據(jù)是馬達的工作負載特性。
工作負載特性可通過對主機進行工況分析(運動分析和動力分析)用轉速一時間循環(huán)圖(n-t圖)及轉矩一時間循環(huán)圖(T-t圖)加以表示(圖J)。其中馬達的負載轉矩可以根據(jù)所驅動的主機工作機構及其工藝目的,通過計算或試驗的方法加以確定。由T-t圖和n-t圖可以清楚地了解液壓馬達從啟動到正常工作,直到停止的整個工作循環(huán)中,馬達的負載轉矩和負載轉速的變化情況,即馬達實際工作時的尖峰負載轉矩和長期連續(xù)工作的負載轉矩數(shù)值,以及相關的最高負載轉速和長期工作的負載轉速,從而為計算和確定液壓馬達的排量規(guī)格打下基礎。
在選擇排量前應首先根據(jù)上述工作負載特性計算公稱排量的參考值。根據(jù)使用著眼點的不同,液壓馬達的公稱排量的參考值有以下兩種計算方法。
①當馬達以驅動負載為主要目的時,可根據(jù)馬達驅動的最大負載轉矩Tmax(N·m)、預選的工作壓力p(MPa)[或壓差△p (MPa)]和機械效率ηm(ηm=0.90~0.95)來計算其參考值Vg (mL/r),即
Vg≥(2πTmax)/pηm (1-45)
②當馬達以轉速及其變換為主要目的時,則可根據(jù)最低轉速nmin(r/min)、已知輸人流量qv(L/min)及馬達的容積效率ηv(可根據(jù)產品樣本選取或在ηv=0.85~0.9之間選取)計算其參考值Vg (mL/r),即
Vg≥(1000qvηv)/nmin (1-46)
根據(jù)計算出的排量,根據(jù)產品樣本以就近原則確定公稱排量。
(4)實際工作壓力(或壓差) 的計算應按尖峰轉矩和連續(xù)工作轉矩計算出尖峰壓力和連續(xù)工作壓力。若計算值在該馬達的性能參數(shù)范圍內,則說明排量選擇合理。一般情況下實際選用的連續(xù)工作壓力應比產品樣本中推薦的額定壓力低20%~25%,以提高使用壽命和工作可靠性。尖峰轉矩出現(xiàn)在啟動瞬間時,最高壓力可以選用樣本中提供的最高壓力的80%,這樣,有20%的儲備比較理想。
(5)功率的驗算 在排量和實際工作壓力確定后,即可按功率計算公式驗算馬達的輸出功率是否足夠。
(6)壽命評估或驗算 在確定所采用馬達的型號規(guī)格后,參照生產廠提供的樣本資料,對實際使用工況下,液壓馬達可能有的壽命進行評估或驗算,以確定上述選型是否能滿足主機要求。如果壽命不夠,則必須選用規(guī)格更大一些的產品。
(7)其他
①液壓馬達通常允許在短時間內超過額定壓力20%~50%的壓力下工作,但瞬時最高壓力不能和最高轉速同時出現(xiàn)。液壓馬達的回油路背壓有一定限制,在背壓較大時,必須設置泄漏油管。
②通常不應使液壓馬達的最大轉矩和最高轉速同時出現(xiàn)。實際轉速不應低于馬達最低轉速,以免出現(xiàn)爬行。當系統(tǒng)要求的轉速較低,而馬達在轉速、轉矩等性能參數(shù)不易滿足工作要求時,可在馬達及其驅動的主機間增設減速機構。為了在極低轉速下平穩(wěn)運行,馬達的泄漏必須恒定,要有一定的回油背壓和至少35mm2/s的油液黏度。需要低速運轉的馬達,要核對其最低穩(wěn)定轉速。
③為了防止作為泵工作的制動馬達發(fā)生汽蝕或喪失制動能力,應保證此時馬達的吸油口有足夠的補油壓力,它可以通過閉式回路中的補油泵或開式回路中的背壓閥來實現(xiàn);當液壓馬達驅動大慣量負載時,應在液壓系統(tǒng)中設置與馬達并聯(lián)的旁通單向閥補油,以免停機過程中慣性運動的馬達缺油。
④對于不能承受額外軸向和徑向力的液壓馬達,或者液壓馬達可以承受額外軸向和徑向力,但負載的實際軸向和徑向力大于液壓馬達允許的軸向力或徑向力時,應考慮采用彈性聯(lián)軸器連接馬達輸出軸和工作機構。
⑤需長時間鎖緊馬達以防負載運動時,應使用在馬達軸上彈簧上閘、液壓松閘的機械制動器(圖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