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控制閥節流口的流量特性
根據流體力學的理論和試驗,通過節流口的流量可用下式表示
q=KAv(△p)m (5-1)
式中 K——由節流口形狀、油液流動狀態和油液黏度決定的系數,具體數值由試驗得出,
一般薄壁孔口K= Cq,細長孔口K=
;
Av ——節流口通流面積;
△p——節流口前后壓差;
m ——由節流口形狀決定的指數,0.5≤m≤1,薄壁孔口m=0.5,細長孔口m=1。
式(5-1)即為節流口的流量特性方程,相應的流量特性曲線如圖B所示。
由式(5-1)可知,當K、△p、m不變的情況下,改變節流口的通流面積Av就可改變通過節流口的流量。而節流口的通流面積Av調定后,通過節流口的流量還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響。
(1)節流口前后壓差 由于負載的變化,引起節流口前后壓差的變化,從而對流量發生影響。指數m越小,壓差變化對流量的影響也越小,所以節流口應制成薄壁孔口。
(2)油液溫度油液的溫度直接影響油液黏度,使得流量不穩定。薄壁孔式節流口的K值與黏度關系很小,而細長孔式節流口的K值與黏度關系大,因此薄壁孔口的流量受溫度變化的影響很小。
(3)節流口的堵塞流量控制閥在工作時,節流口的過流斷面通常是很小的,當系統速度較低時尤其如此。因此節流口很容易被油液中所含的金屬屑、塵埃、砂土、渣泥等機械雜質和在高溫高壓下油液氧化所生成的膠質沉淀物、氧化物等雜質所堵塞。節流口被堵塞的瞬間,油液斷流,隨之壓力很快增高,直到把堵塞的小孔沖開,于是流量突然加大。如此過程不斷重復,就造成了周期性的流量脈動。
節流口堵塞與節流口的形狀有很大關系。不同形式的節流口,其水力半徑也不一樣。水力半徑大,則通流能力強,孔口不容易堵塞,流量穩定性就較好;反之,則較差。此外,油液的質量或過濾精度好時,也不容易產生堵塞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