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設備液壓支架故障_立柱損壞原因分析及工作原理
立柱是液壓支架的主要承力構件,其性能的好壞,對井下工作面的頂板維護和安全生產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找出立柱的損壞原因,使損壞降到最低點,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液壓支架的立柱結構有單伸縮型、雙伸縮型、單伸縮帶機械加長段型三種,在此以雙伸縮立柱為研究對象,根據各種損壞形式,找出其損壞原因,提出預防措施。
(1)立柱損壞原因分析
根據多年支架大修統計,每套支架大修時立柱的損壞形式及其所占比例如下表所示。
立柱的損壞形式
損壞形式 |
所占比例 |
|
損壞形式 |
所占比例 |
外缸、中缸局部脹缸,上、下腔串液 |
3% |
|
導向套與缸體連接處的密封面損壞 |
1.5% |
中缸、活柱彎曲 |
4% |
|
外缸、中缸內壁銹蝕、磨損 |
5% |
外缸、中缸內壁軸向劃傷 |
3% |
|
電鍍面碰傷、劃傷、鍍層脫落 |
20% |
導向套與缸體連接螺紋損壞 |
1.5% |
|
|
|
雙伸縮立柱是由外缸、中缸、活柱、底閥、導向套、活塞等部分組成,其結構參見圖N,技術參數見下表。
雙伸縮立柱技術參數
立柱
類型 |
外缸/cm |
中缸/cm |
活柱/cm |
工作
阻力
/kN |
外缸
內壓
/MPA |
中缸
內壓
/MPa |
總長
/cm |
外徑×內徑×長度 |
外徑×內徑×長度 |
直徑×長度 |
|||||
ZFS5100
ZZ560K
ZZP5200 |
φ24.5×φ20×φ125
φ27.3×φ23×128
φ27.3×φ23×124 |
φ19×φ16×90
φ22×φ18×93
φ22×φ18×91 |
φ14×110
φ16×123
φ16×128 |
1200
1372
1300 |
38.2
33
31.3 |
60
54
50.9 |
335
335.1
321.6 |
(2)工作原理
①升柱當操縱手柄扳到升柱位置時,由操縱閥來的高壓液通過管接頭進入一級缸(外缸)的活塞腔,使二級缸(中缸)首先伸出。一旦二級缸的活塞碰到導向套,二級缸活塞內的液體就上升,打開底閥(單向閥)使壓力液進入二級缸的活塞腔,活柱伸出,此時,初撐力為二級缸的面積乘以供油壓力[見圖O(a)]。
②立柱承載 頂梁與頂板接觸后,頂板壓力由頂梁傳到活柱上,由于壓力液被底閥封閉,活柱不能回縮,因此壓力轉到二級缸底上。此時,一級缸活塞腔的壓力隨頂板來壓而升高,直到超過立柱工作阻力(即安全閥額定工作壓力)時,安全閥開始卸載,二級缸收縮。當壓力降到低于安全閥額定工作壓力的90%時,安全閥關閉,立柱開始承載,在二級缸未完全縮回以前,壓力的傳遞和安全閥的動作就這樣反復進行。當二級缸降到最終位置時,底閥的閥桿接觸缸底,底閥打開,二級缸活塞腔的壓力液進入一級缸活塞腔(實際使用過程中達不到這種地步),這部分壓力液又將二級缸升起一定距離,底閥離開缸底后又關閉。若頂板壓力又超過立柱的工作阻力時,安全閥又動作,二級缸又降到最終位置,底閥又打開。這樣反復動作,保證了立柱的承載在其工作阻力范圍之內[見圖O(b)]。